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

十五世纪地理大发现开始以后,中国逐渐出现在欧洲人的视野中。

在本书成书的十八世纪,富庶广阔的中国俨然成为欧洲人想象中的文明世界。

然而限于遥远的距离、危险的交通和少量的纸媒,这个文明国度的信息只能依靠远道而来的使节、商人、传教士等最初的探险者进行传播。

可以想象,当时的法国人从中国回到欧洲,给他的同胞们讲中国建筑,不啻于今天的航天员回到地球,向我们介绍他刚刚飞过的月球表面环形山

如果说《营造法式》中的中国建筑是技术性的,《园冶》中是文学性的,那么本书中则是社会科学性的。与其说作者在解析中国建筑的“形态”,倒不如说在解析中国社会的“形态学”(morphology)。

作者一边按照线性的逻辑从小到大、由简至繁对建筑进行解析:从工具-砖瓦-墙-照屏-亭子-桥-塔;到住宅的单层-双层-三层-室内-台,同时他又会从照屏变化中介绍官员体系与形制规定、从亭子中看到“山水”这种独特的中国景观,在室内的细节里描述社会地位与交往礼仪的分寸,从塔和台的关系猜测统治阶层的信仰和理想……

在作者眼中,建筑不是凝固的音乐,而是凝固的社会生活整体。

就在本书完成一个世纪以后,欧洲崛起,而直至今日,我们还在大量输入 “西方建筑”……

正如作者在原书开篇的问题:“有必要在欧洲介绍中国建筑么?”我们也要问:“有必要在现今推出这本书么?”

尤其当今天的学术界对中国古建筑的系统研究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细节,而实践中现代建筑又几乎完全吞噬了古建筑的生存空间。

当然,除了这些抽象的意义,书中的彩画制作精美,内容丰富,哪怕仅仅当作装饰图册来看,能激发的关于中国大清帝国时期的繁华想象也是美不胜收。

今天在这里挑选了一小部分书中的彩绘,与大家一起分享惊艳世界的中国传统建筑之美。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

▲木工工具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

▲砖瓦匠的工具和器具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

▲屋顶的琉璃装饰构件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

▲皇帝寝宫或宫殿内的分隔墙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

▲宫苑内的园林花墙

这种墙可以千变万化,只要用不同的雕花砖进行装饰,就可以非常自然。

这种墙的好处在于视线通透,可以促进空气流通,而中国人看重这一点。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

▲官员家的照壁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

▲太庙前的照壁

这一系列的十幅照屏彩画,并不是为了表达传统建筑本身的伟大,也不是为了给建筑师什么启示,也不是为了对新建筑的改进提供借鉴。之所以展示这些,是为了说明中国封建王权是如何将整个社会的地位和身份体系视觉化的。

国家律令规定了每个阶层可以拥有的仆从人数,包括开道的和跟随的人数;规定了车马和轿辇的形制;根据官阶做出了对应衣着的规定;同时对宅院、府邸、宫殿等也都全部做出了规定、限制和层级划分,不允许出现任何的僭越与奢靡,杜绝了任何可能干扰现有权力秩序的行为。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

▲中国亭子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

▲中国亭子

中国园林,尤其是帝王园林的宏大规模和空间布局很自然地让亭子在空间上距离越来越远,在形式上越来越多样和具有装饰特色。我们还是让那些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们去表达中国在这些方面的成就吧,而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这里给出了大量的彩画,但是距离反映皇家园林里亭子的全貌还相差很远,只是表其大略。

需要说的有以下三点:一,这些画面没有任何夸张或修饰的成分,其中的许多亭子我们都能在皇家园林里找到,它们真的就是图中表现的样子;二,是用木材建造的必要性、清漆和颜料的便宜、中国人所追求的远观时呈现显眼鲜亮的品味,导致亭子被装饰和涂绘成书中展现的样子;最后一点,只有皇帝可以使用琉璃瓦。

▲建在叠石上的中国亭子

中国人在模仿山中自然山石方面的能力令人赞叹。他们把石块搬到园林里,重新堆放组织,形成对自然景观的整体象征。堆山叠石的过程中做出岩洞、地穴、陡崖、折岸等各种形式。当人爬上堆山高处,会有一所亭子,从亭子中可俯瞰花圃、树木、流水之间千变万化的组合。

中国人把这样的景观称为“山水”。他们认为,不是简单地把山石水木散布在园子里就可以成为园林,中式园林和我们的不一样,水池河流不是几何形状的,相反,他们喜欢的是曲折蜿蜒的河岸,时而平缓时而陡峭,时而整备时而野趣;但为了对他们所模仿出的自然进行美化,他们用亭子装饰池塘,用小桥点缀水曲,唯一的目的就是视觉审美,至少平民家中是这样。而在皇家园林里,目之所及的豪华盛大和奢侈靡费的建设,都成为敛财的手段,同时也是获取各种智力资源的手段。看到建成后的园林,就仿佛看到了建造者在整个帝国内进行的各种征集聚敛。

▲建在水面上的中国亭子

不同的亭子根据被观赏的位置不同,获得了新的趣味意义。它们和已有的亭子相比越新异,就越令人赏心悦目。我们在此只展示了五个桥上的亭子,这些桥都是对风景园林中曲折流水的空间划分,而除此之外的形式也可以出现无尽变化。

▲私家园林中的拱桥

▲私家园林中的拱桥

▲为佛或灵骨建的塔

▲为佛或灵骨建的塔

在中国,被称为“塔”的是指为佛祖或灵骨修建的金字塔形的建筑,一般建在寺庙、浮屠和僧房附近,或是建在城市入口处的高地。不同的塔在形式和层数上差别很大。

欧洲的建筑师们可能觉得这里面没太多有价值的东西,然而如果我们的学者能在挖掘出一些欧洲中古时期的类似建筑,就可以帮助中国学者发现,这种金字塔形式来自于哪个国家,因为在中国最初的三个朝代中都没有找到这种形式的遗迹。

▲园林内的宅子

▲园林里的独立宅子

▲皇宫里面的皇家园林大门

▲两层房子

如果把普通人的住宅也考虑在内,中国建筑的形式差异就非常大,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种差异主要是存在于一系列体量、高度、装饰等的变化中,这是由律法所确定的,不仅王公官员家宅如此,连官府和公共建筑也是一样。

在巴黎经常可见很多私人豪宅比大公、爵爷和贵族们的宅子更舒适豪华,而无论它们多么引人注目,都不会对权力秩序产生影响,因为贵族王公们要显示的是阶层,而富豪们要显示的是财富。在中国也是如此。一个百万富翁会在自家的最后一进院子里起高楼,这不会引人注意,但宅院的正门显示他的阶层,所以他不敢在这里做出任何形制与他身份不相符的建筑。

▲富裕人家的前厅

▲爵爷贝勒的议事厅

想了解中国人如何对室内空间进行划分、装饰和家具摆放似乎是比较容易的。光是看他们的建筑平面就可以感觉到中国人的做法和法国非常不同。

为了更好地说明他们的做法,需要先了解一些相关的细节和观念,包括他们的生活习惯、传统风俗甚至政治环境,一年四季的不同气温,他们的品位、风尚,以及对家具、绘画、装饰等艺术的使用方式。

对我们来说,卧室里有一张床已经是非常富裕奢侈的事了,而中国人不会想着有一张更大的床,就像法国人不会想着要在室内放个带夜壶的圈椅是一样的。

▲台

▲台

大家乍一看要么就是觉得作者弄错了,要么就觉得非常惊讶和好奇。

惊讶,是因为到现在为止,在我们已经看到的中国建筑里,没有任何元素可以让人联想到中国建筑里还能有这样的存在。

好奇,是因为这些“台”的高大、美丽和无用的奢华,和之前鼓吹的那些节约的政治要求完全不相符,所以这种特例背后的出现动机就令人好奇。而关于这一点就说来话长了,要从“台”的最初源头以及一些古老建筑留下的信息说起。

……

感谢并纪念这位为我们留下珍贵历史资料的无名法国传教士。

三百年前的作者站在法国看中国,我们站在三百年后的中国看他眼中的自己。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封面

格式:epub+mobi+azw3

体积:12.0MB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下载地址:

此内容查看价格2立即购买
免登录扫码(可截图,仅支持微信)支付,成功后刷新百度网盘下载地址。 客服QQ:2691417954

回复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姓名